青少年足球发展与家长观念 | 基于高原豹足球俱乐部孩子家长的调查报告

2022-10-14点击:10

中传创行—大创项目实践调研(五)

项目名称:人工智能时代体育新闻报道内容生产变革研究

调研成员:

郭明暄 2020级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
 李艳福 2021级 新闻学院

指导老师:柳帆 新闻学院

调研时间:2022年8月15日至8月23日
调研地点:云南省昆明市
图片

前言

1. 调查背景

自从2002年中国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之后,中国足球发展渐衰,连进入世界杯都成为一种奢望,这引得无数中国球迷思考问题所在,人们渐渐意识到青训可能是中国足球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中国足球的严峻发展形势也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也多次对发展足球事业,提高足球水平做出重要指示。


青少年足球是足球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校园足球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大众们开始逐渐了解当今中国足球发展的现状,白岩松说出:“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你会让孩子去踢球吗?”,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面对目前青少年足球与职业足球发展断层的现象,我们从更多普通青训孩子的家长的视角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2. 调查目的与意义

本次社会调查以云南省昆明市高原豹足球青训俱乐部中孩子的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俱乐部中青少年的基本条件与家长的观念的调查与采访,了解当下青少年足球发展现状,分析影响青少年踢球与否的肯恶搞因素,展现校园足球中最基层的青少年的足球生活。

图片

笔者将研究对象聚焦于青少年足球的原因很简单,本组成员中也不乏曾经接受过足球青训的足球爱好者,对于其中的部分发展情况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本人也知道,限制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大障碍就是家长的观念,家长与孩子观念不合的矛盾也影响着孩子是否还能在成年以后继续踢球,家长、孩子、教练的三方矛盾也直接影响了青少年足球的部分发展情况。

“望子成龙”,这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而部分家长也将这种想法极端化,认为孩子应该代替自己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这种想法不能说错误,只能说这一部分家长太过于自私,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忽略了孩子的主观想法,只想让孩子活成家长想要的样子,而让孩子迷失了自己,这也是很多青少年在小学时期接触过青训,长大了却做起其他工作(和足球无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目前青少年足球发展越来越壮大的基础上,希望更多了解家长观念,以此来缓和或者解决此类问题,希望作为一个具有理论探讨的课题展现在人们面前。

调查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在进行调查前,本组成员上网查阅了有关校园足球发展,特别是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在此背景下对高原豹俱乐部的青少年基本信息以及家长信息进行了调查;之后查阅了有关校园足球、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文献,国家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为本组的研究调查提供了方向


2. 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选取了云南省昆明市高原豹业余足球俱乐部,通过发放统一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家长对于孩子踢球的想法,以及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缩影;通过了解家长年龄、职业、收入等一系列基本信息来了解家长观念不同的一些影响因素,也通过了解青少年的足球经历来了解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取网络问卷形式,共回收到95份问卷。


3. 深度访谈法

本次调查还采用了深度访谈法,通过对孩子及其家属面对面的访谈,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采访了部分教练,了解相关情况。共有5位受访者接受了本组的深访,情况见下表:


受访者

身份

基本情况

张指导

高原豹俱乐部总教练

从事多年青训,高原豹的创始人

段指导

高原豹俱乐部教练

带队中学组,多次获得云南省前三名次

吴女士

孩子家长

孩子小学就读,孩子在高原豹训练2年

张先生

孩子家长

孩子高中就读,经朋友介绍来到高原豹

李先生

孩子家长

孩子已通过体育特长生考入大学

表 1 深访对象信息表

调查结果

1. 孩子方面

(1)小学年龄段人数最多

结合问卷,通过走访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参训的孩子为小学生,且俱乐部开设最多的足球班的年龄段也是针对与小学生,小学生一个年龄段有3至4只队伍,而中学组(包括初中,高中)一个年龄段只有一个队伍,成人队伍并未设立,从此也看出该俱乐部注重于青训。

图片

对于小学生人数最多的原因可能如下:

小学生空闲时间更多,升学压力小。绝大部分小学都在5点前放学,孩子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课余爱好:初高中之后,中考、高考学业压力重,绝大部分初高中设有晚自习,导致孩子课余时间很少,大部分孩子的重心也由足球转变为了专注学习;大部分小学生升入中学后可能会选择设有体网考试的中学,特招足球生的学校,这也就意味着要在所升入中学的足球队参加训练,而不能回到高原豹的中学组的队伍,这就很好的说明了高原豹中学组人员流失严重的一大原因,当然也有部分的小学生会选择退出校园足球的舞台,变为一个普通的中学文化生,足球也就成为了一个兴趣爱好。这些或许也是目前中国足球青训人口流失的部分原因。


(2)孩子课余时间基本用来参加各类补习班

超过了80%的孩子都会选择参加课外兴趣班(包括文体类,以及各科目的补习班)。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除了在高原豹参加足球训练之外,还会继续参加其他的课外兴趣班,大多数以乐器类为主。处于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几个年龄段的学生也会参加大量的课外补习班来保证自己的成绩。我们常常讲究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或许也就造就了目前的青少年从小就开始“卷”,这也致使现在的青少年压力倍增,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什么年龄段就该做什么年龄段的事情,人生本就绚丽多彩,充满无限可能,应该活出自己的人生,也不应该盲目跟风大众。


足球本就是一个注重平时积累的一项运动,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未来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据本次调查统计,孩子们每周平均要花费5小时在高原豹参加训练,除此之外也有40%的孩子还参加了课外兴趣班,可想而知,对于孩子的时间是多么的“压榨”,“都是为你好”这就话,也成了万能的理由和借口,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好事吗?我还是保持怀疑的态度。


1. 家长方面

(1)家长们的出发点都是锻炼身体

在本次调查中,近90%的家长支持孩子踢球的主要原因是锻炼身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很正确。我们还通过与各位家长深入交流之后也发现,基本上所有家长一开始让孩子接触足球的原因都是孩子第一次接触足球的时候觉得很有趣,然后才坚持一直练下去。当然也不排除家长曾有过运动员经历的,也希望将孩子培养成运动员,让孩子走上职业足球的道路,例如当今韩国著名球星——孙兴慜。但是这样的家长也是极少数的,大部分家长还是以锻炼身体为主,如果孩子真的有职业足球的天赋与能力,大部分的家长也会支持孩子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图片

(2)足球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通过本次调查,大部分参加训练的孩子在学校中的成绩都处于中等,大众们普遍认为,踢球会导致成绩下降,这也是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成绩不好以后会阻止孩子继续踢球的原因之一,但通过本次与许多家长的沟通了解,踢球厉害的孩子中也不乏成绩优异的孩子,我们也了解到大部分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是因为在学校不想学习,每天都想着学习之外的事情,和踢球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认为,足球其实并不影响学习成绩,反而踢球厉害的孩子往往比普通的孩子意志力更加坚韧,更加具有团队精神,也更加的独立自主。


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有很多,足球不能成为成绩下降的罪魁祸首,本次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位处于高中阶段的王同学,拿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同时学习成绩也在班上名列前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成绩好坏和足球并无直接关系,相反,高压学习下的适度放松也会更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3)家长对于体育升学政策了解程度不高

为了振兴中国足球,2009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一起牵头成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室,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来打造这一校园足球培训系统。截至目前,已在全国挑选了44个城市为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共有1500余所小学、800余所中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也陆续有清华、北大等多所著名高校开设体育高水平特招考试,这对无数中国参与校园足球的青少年来说是莫大的好事。


但就目前来说,中国校园足球在基层百姓中的推广还是不够深入,很多家长以及青少年对于国家校园足球的政策还不是太了解,尤其是其中有关升学的政策。在数十年前,大家普遍认为学体育的只能去到体育院校,而这部分人文化成绩往往不好。但随着近年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各省市重点初高中都会设有体育特长生班级来面向全省市招收体育特长生。以云南省为例,省重点高中师大附中、昆一中、昆三中等多所重点高中都有招收足球特长生,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也面向全国招收体育特长生。


这也对目前参与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孩子们提供了之后继续发展的出路。但由于大部分家长的不了解,片面认为只有高考才能考上好大学,其实不然,拿高原豹为例,去年谢同学通过体育高水平考试考入海南大学,袁同学通过体育单招考试进入西南大学等等。已经有很多的学生通过体育进入了985、211类的名校,这对无法从事职业足球的孩子们来说,开辟了另外一条道路,也让更多的孩子有大学可以上。但是对于类似政策的宣传与普及,也只有小部分孩子的家长了解,对于相关政策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讨论与思考

1. 断层现象严重

正如前文提到,小学生占比非常大,而能从小学一直坚持到大学的人却锐减,这也就造就了校园足球的断层发展。在小学阶段,可能一次省内比赛可以吸引到30至40只队伍参加,而到了高中,往往只有10到15只队伍参加,而且参加的队伍基本都不会变。大部分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参加完校园足球之后,会专注于学业而放弃校园足球,这往往是家长观念所导致。


绝大部分的家长都还信奉着“读书才是唯一出路”的教条,其实不然,在校园足球 不断发展的今日,优秀的孩子依然可以靠着校园足球走进全国名校。要想改变这一断层现象,重要点在于改变家庭观念,向大众普及校园足球的未来发展可能性,让更多家长能够了解到它的可行性。


2. 基础设施不完善

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不同于英国、巴西、阿根廷等等足球强国。更多的人也只注重结果而去忽略最重要的过程。由于人口基数大,也就导致了可利用资源少的问题,足球场的建设数量相对而言很少,并且处于基层的教练员,负责青训启蒙的重要角色,都处于稀缺的状态。


“没有钱就不要去踢足球”,这句话说的不完全对,对于生活在发达城市的孩子们来说,很容易就能接受到良好的足球青训教育,但对于处在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来说,很多孩子,很多家庭是无力承担优质的青训的,所以也渐渐出现了“草根足球”这样子的名词,也有越来越多优秀的足球机构愿意给“草根足球”机会,像恒大足校,鲁能足校之类的都会面向全国招收优秀的,具备天赋的青少年进行职业培养,如果你足够优秀除了能免去高昂的学费,甚至还可以获得奖学金,这也为青少年们提供了平等学习足球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机构能够给出名额始终是少数,所以加强足球设施的基层建设,也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3. 社会认知、关注程度低

随着世界杯热度的不断高涨,许许多多从未看过比赛的大众也开始参与了四年一次的足坛狂欢,而这样的人我们往往称之为“云球迷”。足球比赛持续时间很长,进球的过程往往比进球本身更加精彩,而这一类“云球迷”因为从未看过足球比赛,属于跟风蹭热度的大众,只看得懂比分,而忽略了比赛的过程,通常这类人就通过结果论去批判场上大汗淋漓的球员,这一类型的批判通常都是不合理的,不正确的,这样的现象就非常可怕,让很多本就优秀的人才饱受质疑,接受到来自一些无知者的谩骂,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这就体现了在我们国家,大众对于足球的基础观念很缺乏,对于足球的热爱和关注度也非常低。


同我们领国日本相比,日本高中足球联赛决赛现场的观众基本和中超联赛现场观众一样多,这不禁让人心寒。在我们国家青少年足球的关注度不够高,很多即便在青少年足球领域大放异彩的球员,也得不到社会大众的尊重和认可,这也致使很多球员心灰意冷,可能渐渐就退出了足球的舞台从事其他工作,这对足球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损失。加强社会认知度,提高社会关注度对于足球的发展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4. 底层职业球员的薪资待遇差

本次采访,我也有幸与在中乙、中甲在役的职业球员进行了简单的交流。据我们了解,在低级别职业联赛效力的职业球员工资往往只有4-5000,而且年轻球员还很少有出场的机会,训练的条件也和大众们视野中的豪华景象大相径庭。这些人也在每天时时刻刻努力,与伤病,与年龄作斗争,在为了能够实现自己职业梦想的前提下也在努力维持生计。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走上职业的最高舞台,被聚光灯环绕,大部分的球员可能在奋斗无果之后为了更高的薪资去做足球教练,然而这样也就彻底杀死了他们对于职业足球的幻想,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而且现在大部分的教练都是这样来的,在履历上有过职业足球经历的教练,哪怕只是低级别联赛,都会得到更多的喜爱。提高底层职业运动员的待遇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有必要的,这样的做法也会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上职业足球的道路。